一、施工前准备
1.基面处理
清理:清除烟囱内壁油污、灰尘、疏松混凝土等杂质,确保基面干燥、清洁。
修补:对裂缝(宽度≥0.3mm)采用环氧树脂灌缝处理,凹陷部位用修补砂浆找平,阴阳角做成半径50mm的圆弧角。
界面处理:涂刷专用界面剂(用量0.3kg/㎡),增强玻化砖与基层的粘结力,实干后(约4小时)方可施工。
平整度控制:基面平整度误差需≤5mm/2m,确保玻化砖铺贴效果。
2.材料与设备准备
玻化砖:选用规格200mm×300mm、厚度≥12mm的防滑耐磨玻化砖,吸水率≤0.1%,抗折强度≥35MPa,表面经防腐蚀处理,颜色统一为浅灰色。
粘合剂:采用双组分环氧胶粘剂(A组分:B组分=1:2),粘结强度≥2.5MPa,耐温范围-30℃~150℃,固化时间24小时。
填缝剂:选用柔性环氧填缝剂,颜色与玻化砖匹配,抗渗等级≥P10,收缩率≤0.5%。
工具:高精度激光投线仪、测绳、钢卷尺、角磨机、电动搅拌器、瓷砖切割机、橡胶锤、靠尺等。
3.排版设计
图纸会审:核对烟囱内壁直径、垂直度、表面平整度等参数,确保玻化砖排版与结构尺寸匹配。
特殊部位处理:针对烟囱顶部收口、底部变径等部位,绘制详细排版深化图,明确切割角度、拼缝宽度及阴阳角处理方式。
排版原则:从烟囱底部向上铺贴,同一水平环向采用整砖铺贴,非整砖宽度≥100mm且对称分布;垂直方向错缝搭接,搭接长度≥1/3砖长。
二、施工工艺流程
测量放线
使用激光投线仪在烟囱内壁弹出水平控制线(每5m一道)、垂直控制线(每2m一道),并标记基准点和分缝线。
胶粘剂配制
按配比(A组分:B组分=1:2)将胶粘剂倒入灰浆桶,电动搅拌器搅拌3分钟(转速800r/min),确保无结块、色泽均匀,静置5分钟后再次搅拌1分钟。
胶粘剂需随配随用,配制量以30分钟内用完为宜(夏季高温时缩短至20分钟),严禁添加水或其他溶剂调整稠度。
玻化砖铺贴
涂胶:用齿形刮刀(齿深8mm)将胶粘剂均匀涂抹在基层上(面积控制在1㎡/次),玻化砖背面涂刷胶粘剂(厚度2mm)。
铺贴:对准控制线铺贴,用橡胶锤从中心向四周敲击,确保胶粘剂饱满(空鼓率≤1%)。
填缝处理
清缝:铺贴24小时后,用清缝锥清理砖缝内的杂质和浮灰,深度≥3mm,用湿海绵擦拭砖面。
填缝:填缝剂按配比(粉:水=4:1)搅拌成糊状,用橡胶刮板沿45°方向将填缝剂压入砖缝,确保饱满无气泡,表面略高于砖面2mm。
擦拭:填缝剂初凝后(约2小时),用湿海绵沿砖缝方向擦拭表面,清理残留填缝剂。
三、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
1.安全措施
高空作业:在烟囱底部2m范围内搭设防护棚(Φ48mm钢管+5cm厚木板),顶部设置防砸层(双层脚手板间距30cm)。
安全防护:沿烟囱内壁每隔10m设置安全生命绳,配备防坠器(荷载≥15kN)和安全带(双钩式),高空作业平台四周安装1.2m高防护栏杆。
环境监测:设置临时通风设备,确保作业面有害气体浓度≤2mg/m³,地面设置警戒区与应急指挥部,配备气体检测仪、急救设备。
2.质量控制
基层验收:施工前检查基层平整度、含水率(≤8%)、粘结强度(≥1.5MPa),合格后签署《基层验收记录表》。
过程检测:实行“三检制"(自检、互检、交接检),每完成5m高度铺贴,由质检员检查表面平整度、缝宽等指标,填写《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》,监理工程师旁站验收签字。
本文采摘于【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