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施工工艺与操作要点
(一)基层处理
机械清理:使用角磨机(带钢丝刷)打磨内壁砖砌体及内衬表面,去除浮锈、疏松砂浆层,露出坚实基层。
化学清理:若存在酸性结垢,采用5%碳酸钠溶液喷洒中和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确保基层pH值在6-8之间。
平整度处理:用2m靠尺检查基层平整度,偏差≤5mm;对凸起部位打磨平整,凹陷部位(深度>3mm)用修补砂浆填充,养护72小时至强度达标。
干燥处理:基层含水率需≤6%(用含水率检测仪检测),若潮湿,采用热风机(温度≤60℃)烘干或自然通风3-5天。
(二)防腐层施工
1.玻璃鳞片胶泥施工(以乙烯基酯型为例):
胶泥配制:按材料说明书配比(如胶泥:固化剂:促进剂=100:2:1),在搅拌桶内先加入胶泥,再缓慢加入固化剂、促进剂,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-5分钟,直至颜色均匀、无颗粒,搅拌好的胶泥需在30分钟内用完。
2.涂抹施工:
第一遍(底涂):用抹子均匀涂抹胶泥,厚度1-1.5mm,确保覆盖基层所有孔隙,静置2小时至表干,检查是否有针孔,若有则用胶泥补平。
第二遍(中涂):待底涂固化后(约24小时),涂抹中涂胶泥,厚度2-3mm,涂抹时沿烟囱圆周方向推进,避免产生气泡;每涂抹1m²,用湿膜厚度计检测厚度,确保均匀。
第三遍(面涂):中涂固化后(约24小时),涂抹面涂胶泥,厚度1-1.5mm,表面收光压实,使防腐层整体厚度达到4-6mm。
固化养护:常温(20-25℃)下,胶泥固化需7天;若温度低于15℃,需覆盖保湿膜,延长养护时间至10天;养护期间禁止碰撞、淋雨,避免明火靠近。
3.耐酸砖铺贴施工:
砖体预处理:耐酸砖进场后,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(直至不冒泡),取出后晾干表面水分。
铺贴工艺:在基层上涂抹耐酸胶泥作为结合层,然后将耐酸砖逐块粘贴在基体上,砖与砖之间用耐酸胶泥勾缝,形成致密的防腐衬里层。
二、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
1.施工环境要求
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-40℃,相对湿度≤85%,避免结露。
焊接、补焊等金属修复需在防腐前完成。
密闭空间作业需配备通风、防爆设备,人员佩戴防护装备,涂料溶剂远离火源。
2.质量检测标准
涂层厚度:采用磁性测厚仪检测,确保总厚度达标。
附着力:采用划格法测试,附着力≥5MPa,确保与基层结合牢固。
完整性:用电火花检测仪全面检测涂层,确保无漏点,漏点处需清除后重新施工。
防腐性能:对涂层进行耐酸浸泡试验,无起泡、脱落、变色;柔韧性测试无裂纹,符合设计要求。
3.结构与环保验收
结构安全:修复后的混凝土强度≥40MPa,钢筋保护层厚度恢复至设计值,经结构验算,承载能力满足要求。
环保达标:模拟工况运行测试,排放颗粒物浓度降至8mg/m³,外壁无酸液渗漏痕迹,周边土壤pH值逐步回升至6.5-7.0。
本文采摘于【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