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检查前准备
1.资料审查:核查钛钢复合内筒的设计图纸、材料合格证、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及施工记录,确认复合层厚度、钛钢比例及焊接接头形式符合设计要求。审查历次检修报告,重点分析腐蚀高发区域(如烟气入口、积灰平台)的维修历史。
2.工具与人员准备:配备内窥镜、超声波测厚仪、涡流检测仪、电火花检漏仪等专业设备。安排具有金属材料检测、防腐工程经验的专业人员,并配备安全防护装备(防毒面具、安全绳等)。
二、外观检查
1.整体结构检查
检查内筒垂直度,使用激光垂准仪测量偏差,确保符合设计规范(通常≤H/1000,H为烟囱高度)。观察内筒与支撑结构的连接部位(如膨胀节、法兰),检查螺栓松动、焊缝开裂或密封失效问题。
2.表面缺陷检查
钛层损伤:目视检查钛层表面划痕、凹坑或剥落,重点排查烟气冲刷区、清灰装置作用区。钛层厚度需满足设计要求(通常≥0.5mm)。
钢基体腐蚀:检查钢基体表面锈蚀、点蚀或均匀减薄,尤其关注焊缝热影响区及积液部位。
复合界面检查:通过敲击试验或超声波检测,确认钛钢复合界面无分层、气孔或未熔合缺陷。
三、无损检测
1.钛层厚度检测
采用涡流检测仪或超声波测厚仪,沿内筒高度方向每隔1-2米布置测点,重点检测烟气入口、积灰平台等腐蚀高风险区。钛层厚度偏差应控制在设计值的±10%以内。
2.钢基体厚度检测
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钢基体剩余厚度,结合设计壁厚计算腐蚀速率。若剩余厚度低于设计值的80%,需评估结构安全性。
3.焊缝检测
对钛钢复合焊缝进行100%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,检查表面裂纹、气孔等缺陷。对关键焊缝进行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,确认内部缺陷。
4.电火花检漏
对钛层表面进行电火花检测,电压设置为钛层厚度的2倍(如0.5mm钛层对应1kV电压),检查钛层孔洞或穿透性缺陷。
四、腐蚀环境分析
烟气成分检测:采集烟气样本,分析SO₂、NOx、Cl⁻、粉尘浓度等参数,评估腐蚀性介质对钛钢复合内筒的影响。若烟气含氟或氯离子超标,需重点检查钛层耐蚀性,必要时增加检测频次。
积灰与结露检查:检查内筒底部积灰情况,清理后观察钢基体腐蚀产物(如红棕色锈层)。测量内筒壁温与烟气露点温度差,若壁温低于露点,需评估冷凝水对复合层的腐蚀风险。
本文采摘于【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