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施工流程
(一)基层处理
高压清洗:用35MPa高压水枪冲洗塔体表面,去除青苔、油污及老化涂层,粗糙度达到Ry=40-70μm。
(二)缺陷修复
蜂窝麻面:凿除松散混凝土,涂刷界面剂后用C40微膨胀混凝土修补。
裂缝处理:宽度<0.2mm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,宽度0.2-1mm裂缝粘贴碳纤维布加固。
防锈处理:对裸露钢筋涂刷水性无机富锌底漆(干膜厚度60μm),锌含量≥80%。
(三)底漆涂装
环境控制:施工温度5-35℃,相对湿度≤85%,基面含水率<8%。
涂装工艺:采用无气喷涂,压力25MPa,枪距30cm,两道底漆间隔4小时,总干膜厚度160μm。
质量检测:用涂层测厚仪抽检,厚度偏差≤±10%,附着力测试达0级(划格法)。
(四)图案定位与放样
激光投影:使用全站仪建立三维坐标系,通过激光投影仪将设计图投射至塔体,误差控制在±2mm。
分格线弹制:沿塔体高度方向每2m弹设水平控制线,环向每1m弹设垂直线,形成网格定位系统。
模板制作:对复杂图案(如企业LOGO)制作1:1铝合金模板,用自攻螺丝固定于塔体进行喷涂。
(五)面漆施工
分色喷涂:按设计色卡调配涂料,采用空气喷涂(压力0.4-0.6MPa),枪径1.5-2.0mm,湿膜厚度150μm。
渐变处理:对色彩过渡区使用专用调色机精准配比,通过多层喷涂实现自然过渡(每层干燥后打磨)。
细节修饰:用艺术刷手工修饰边缘,对文字、线条等精细部位采用遮蔽喷涂法,线宽偏差≤±1mm。
(六)保护层施工
透明罩面:涂刷双组分聚硅氧烷透明涂料(干膜厚度40μm),提高耐污性及抗紫外线能力。
防雷连接:对避雷带进行电气连续性测试,确保接地电阻<4Ω,彩绘区域避雷带需用导电胶与塔体连接。
二、质量控制要点
1.色差控制
同一批次涂料需混合后使用,不同批次间用过渡色带衔接(宽度≥0.5m)。
定期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色值,ΔE≤1.5(CIE1976标准)。
2.耐久性验证
模拟酸雨试验(pH=2.5,喷雾48h)后涂层无起泡、剥落。
人工加速老化试验(QUV)3000h后保光率≥85%。
3.安全验收
吊篮系统需通过125%额定载荷静载试验,安全锁灵敏度≤0.5m/min。
施工人员持高处作业证上岗,配备防坠器、安全带双保险装置。
三、后期维护方案
1.定期检查
每季度检查涂层起泡、剥落情况,对损伤面积>0.1m²的区域进行局部修补。
每年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塔体温度分布,异常升温区需排查涂层隔热性能。
2.清洁保养
每半年用软毛刷清除表面灰尘,对油污区域用中性清洁剂擦拭。
避免使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,防止涂层剥离。
3.翻新周期
通常彩绘寿命8-10年,到期后需整体评估,对附着力<2MPa区域进行翻新。
本文采摘于【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