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常巡检与清洁
(一)设备外观检查
每日检查传感器、连接线路、采样探头是否完好,无松动或破损。
清理积尘、污垢,防止干扰监测数据。
(二)环境因素监测
检查温度、湿度、电磁干扰等环境参数,确保符合设备运行要求。
避免重物压覆采样管线,防止内部取样管与加热带接触损坏。
(三)预防性维护
根据设备历史故障记录,提前更换易损件,每7-10天检查一次保护过滤器滤芯,变色时及时更换。
二、定期维护与校准
(一)校准操作
自动校准: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设备每24小时校准一次零点和量程。
手动校准:无自动校准功能的设备每15天校准一次,抽取式气态污染物CEMS每7天校准一次,每3个月进行全系统校准。
(二)采样系统维护
检查采样探头加热装置是否正常,反吹取样管路排除水分。
清理采样管路,防止堵塞。
(三)冷凝器与蠕动泵维护
每7-10天检查冷凝器下端蠕动泵排水是否正常,每6个月更换一次蠕动泵泵管。
冷凝器内有粉尘时,采用人工用水清洗。
三、故障排查与处理
(一)数据异常处理
氧量测量值偏高:检查取样管路是否漏气,重点排查采样泵负压侧气路。
流量异常:检查转子流量计是否卡塞,取样管路是否漏点或堵塞。
SO₂/NOₓ指示偏低:若O₂含量正常,用标气校准分析仪;若O₂含量异常,检查气密性。
(二)设备故障修复
采样探头堵塞:取出滤芯,用酒精或中性洗涤剂清洗,检查探头加热器温度是否正常。
取样泵故障:清洗密封片和端盖通道,检查膜片是否有裂纹。
蠕动泵排水不畅:调整排水管路阻塞或泵轴心滚轮压力,必要时更换泵管。
(三)系统报警响应
当污染物浓度超标时,系统自动触发报警,立即检查设备状态,排查超标原因。
四、数据管理与安全
(一)数据备份与恢复
定期备份监测数据,存储于安全位置,每季度进行恢复测试。
采用加密技术、访问控制等手段,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。
(二)数据传输稳定性
检查数据传输设备网络连接,确保实时性。
每月向环保部门报送设施运行状况报告,包含颗粒物、气态污染物排放量等关键数据。
五、人员培训与管理
(一)专业技能培训
定期组织维护人员学习设备操作、故障排查、数据处理等知识,每半年进行一次实操考核。
建立故障案例库,总结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。
(二)团队协作与激励
明确各岗位职责,加强跨部门沟通。
设立绩效考核制度,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。
本文采摘于【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小蝌蚪视频下载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